葛八一直想要開始寫有關於怎麼估算「內在價值」的文章,這應該算是第一篇吧!開宗明義第一篇,葛八沒有馬上跳下去解釋可能的算式與解方,反而想要先幫各位搞清楚「估值和比價 valuation vs. pricing」的觀念,和它們所帶來的影響。觀念正確了,至少在了解「怎麼計算內在價值」的路上,可以心澄如鏡,不必人云亦云。
當然,我們一定要先從「內在價值」的定義開始說明,既然葛八想要推敲的是 Warren Buffett 計算內在價值的方式,那就要看看他對內在價值的定義[1]這個定義來自 Warren Buffett 2015 annual report p.111 (2015 內容又來自 2010 annual report, p6 的 reprint)。事實上 Warren Buffett … Continue reading:
了解這個定義後,代表有一種計算的方式,可以算出一家公司,預估未來總共會賺的錢(比喻),然後折算時間的價值到現在後,得出一個屬於這家公司實質價值的「值(數字)」,影響這個數字的因素只有「預估未來賺的錢」、「未來持續的時間」、「折現率」等,其他因素都不影響。
有這個概念後,我們來看看「估值 valuation」和「比價 pricing」的不同。
估值 (valuation)
內在價值不是「會計上的價值 accounting value」、不是「股票市場價值 stock market value」,而是所估計出來,公司的「真實價值 real value」[2]這是. 2017 annual meeting,來自一位股東的敘述,葛八覺得這是很合理的形容,所以節錄下來供各位參考。。
根據前述內在價值的定義,每家公司(甚至資產)都有一個它的既定價值,而這個既定價值來自(主觀的)估算這家公司未來所有賺的錢,再折扣掉「時間的價值」(折現),而估算出來的一個「數據」,這個數據會受到「時間價值」(折現)的影響,但是不會受到「群眾有多瘋狂的喜愛它」或是「相似資產的價格」等因素而變動,因為是「實質」的,所以它才稱為「內在 intrinsic」價值。
超過這個計算的數字就是高估,低於這個數字就是低估,一翻兩瞪眼。
比價 (pricing)
比價就很好懂了,「實價登錄」就是比價,附近類似產品的價格多少,所以本目標產品大概就多少。套用在投資上,用 P/E 本益比、P/B 本淨比來思考公司的價格就是「比價 pricing」。比如說「目前 SaaS 公司的平均本益比是 40 倍,所以 XX 公司目前股價是低估的、有明顯上漲的空間」,這就是用相關聯的價格來決定你所中意公司的價格。
用比較來決定價格,「貴」與「便宜」的定義有本質上的改變,只要相關聯的價格類似,就不算貴(價格再高都是)。
估值 vs. 比價;價值 vs. 價格
「估值」評估的是「價值」,影響的因素只有「公司賺錢的能力」和用來「折現的利率」(當然還有「折現期」);而「比價」比的是價格,影響價格的因素就多了,除了「利率」之外,群眾的心態(樂觀/悲觀)、產品的稀有度、供給量都會影響價格,因此即便是天價,也不一定貴,只要大家都認同就好。
用估值來投資(價值投資人),你會碰到某些時期「公司股價遠高於內在價值」的時期,這時候價值投資人會縮手退場、耐心等待時機。然而用 PE, PB, PS 來「比價」,你會買到某些「天價而不覺得貴」的公司,反正類似公司本益比也是這麼高。然而等到「利率反轉上升」,資產整體價格普遍往下調整時,就會非常有感(相信經歷 2021-2023的你了解葛八在說什麼)。
另外有些公司,根本就尚未產生價值(不僅盈餘是負的,自由現金流量也是負的,未來也看不出來什麼時候有機會轉正),內在價值難以計算[3]葛八之前提過 growth trap 這個名詞,就是指某些除了 revenue growth 之外,根本都無法產生價值、更遑論計算內在價值的「成長股」。Warren Buffett 曾經在 1998 … Continue reading,。但是因為營收快速成長,所以想投資這家公司的人,完全沒有辦法用「折現法」計算出內在價值,山不轉路轉,當然就採取「比價法」,本益比 70 倍、100 倍都不貴,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投資了!等到利率反轉,套牢者眾!
簡單的說,「估值」會讓你覺得貴,但是「比價」有可能讓你再高的價格也不覺得貴。
所以下一次,你必須要能夠分辨,眼前這位分析師所說的廣義的「估值」,他指的是「估內在價值」、還是他其實所說的是:「比價」。
葛八相信,現在的你,已經能夠分辨這兩者了、還有可能帶來的後果。
最後要告訴你的是,價值投資人使用的是「估值」,因為只有這樣,內在價值才能保護你「確保本金的安全、投資絕對不虧錢」,這也是為什麼要學怎麼「估算內在價值」,而這點,大多數人都不知道。
(本篇完)
References
↑1 | 這個定義來自 Warren Buffett 2015 annual report p.111 (2015 內容又來自 2010 annual report, p6 的 reprint)。事實上 Warren Buffett 在無數次的股東會上,即便說法大同小異,都一再的明示類似 “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stream of that’s going to be generated by any financial asset between now and dooms day” (1998 annual meeting), 或 “every business is worth the present value of what it can disgorge in cash between now and judgement day” (2000 annual meeting),其中有關 “remaining life”, “dooms day”, “judgement day” 的說法,葛八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,未來再跟各位說明。 |
---|---|
↑2 | 這是. 2017 annual meeting,來自一位股東的敘述,葛八覺得這是很合理的形容,所以節錄下來供各位參考。 |
↑3 | 葛八之前提過 growth trap 這個名詞,就是指某些除了 revenue growth 之外,根本都無法產生價值、更遑論計算內在價值的「成長股」。Warren Buffett 曾經在 1998 年 annual metting 上說,假設他來教「公司估值」的課程,如果有學生能夠估出這些公司的內在價值,他就要把他們「當掉 flunk」! |